<
y3h9小说网 > 其他小说 > 皇兄何故造反? > 皇兄何故造反? 第229节
    说罢,便接过诏书,朝着几个大臣行了个礼,匆匆出门了。

    待得成敬离开,天子方将目光转回到面无表情的于谦身上,道。

    “于谦,你放心,朕不会罢免你的,你要做犯颜直谏,抛头颅洒热血的诤臣,可朕不想做清白不分的昏君。”

    “一个月的时间,在府中好好的想想,认真的想想,明日的大朝会,你也不必参加了,退下吧!”

    天子都说的这么明白了,于谦也不再多言,拿起身旁的官帽,却没戴回去,俯身一拜,道。

    “臣领旨,谢陛下恩典。”

    说罢,起身再行一礼,昂首挺胸的退出了大殿。

    看着于谦气势斐然,丝毫都不像是有认错意思的样子,朱祁钰揉了揉太阳穴,一副无可奈何的样子,道。

    “俞卿,你一会陪着俞纲去一趟于府,让他将该交接的军务,跟俞纲交接一下,别耽搁了什么政事。”

    “至于京营,石璟,你先过去管着,等过了年节再说。”

    吩咐完了这些,朱祁钰无力的摆了摆手,道。

    “都退下吧。”

    俞士悦和石璟俯身称是,然后才擦了擦额头上的汗。

    几位老大人行了个礼,纷纷退出了大殿。

    到了殿门口,于谦已经走远。

    鹅毛大雪落在他的肩上,将他身后的脚印覆盖,官帽在他的右手上,依旧没有戴回去。

    穿着深红色的官袍,于谦独自一人在皑皑白雪中踽踽独行,脊背挺直,仿若一个骄傲的战士。

    几位老大人对视一眼,皆是看到了对方脸上的苦笑,各自行了个礼,俞士悦匆匆朝着于谦离开的方向赶了过去……

    第275章 消息传开

    这个除夕,有很多人都没有过好。

    因为放了假,所以老大人们要么走亲访友,邀上三五好友小酌拜年,要么待在府中饮酒作乐。

    总之,就是很闲!

    人闲的时候,就喜欢八卦。

    因此,中午时候,天子召几个老大人进宫的消息,也是飞快的就传遍了各家府邸。

    这个时候召集大臣进宫,肯定不是什么寻常事,但凡有点政治敏感度的朝臣,都有点坐不住。

    于是,东华门外很快就多了不少打探消息的小厮,还有些品阶不算很高的官员,直接就跑到了宫门外头不远处等着,其中尤其以御史居多。

    于尚书出来了,面无表情,很符合他的风格。

    不过不知道为啥,官帽没戴在头上,而是在手里拿着。

    有心思灵巧的,看着这副场面,心中隐约有了猜测,脸色直接就变了。

    不过,于谦的身份地位在那摆着,尤其是他现在,看着心情不大好,也就没人敢围上去问。

    紧接着,宫门里头出来的,是内阁的俞阁老。

    众所周知,这二位老大人,还有都察院的陈总宪,交情都颇为不错,政见也相同,在朝中常常一同进退。

    但是这次,让所有人都感到意外的是。

    明明两个人相隔不远,俞阁老还加快了步伐,一边走一边喊着于尚书的名字。

    但是走在前头的于尚书却好似没有听见一般,上了轿子,直接就走。

    把一路小跑过来,上气不接下气的俞阁老就这么给晾在了宫门口。

    虽然说,在大理寺当理刑官的时候,俞士悦是出了名的法度森严,不苟言笑。

    但是自从调任到内阁之后,他却一直以和善宽仁的形象出现,因此,倒是有不少御史大着胆子上前询问。

    不过让他们同样没想到的是。

    这些日子,脸上总是一副笑呵呵样子的俞阁老,这次也看着不太高兴,勉强应付了两句,啥也没说,就匆匆忙忙上了轿子离开了。

    有耳朵尖的听到,俞阁老是追着于尚书去了。

    没过一会,宫里又走出几位老大人,陪着一同出来的,还有司礼监的成敬成公公。

    众人想要上前问问发生了什么事,但是却碍于成敬也在,不好上前。

    不过,他们没敢往前凑,成敬却朝他们走了过来。

    只见这位司礼监的大珰,快步来到这帮御史们聚集的地方,最终,在其中一个青袍官员面前站定,拱手为礼道。

    “刘大人,这不是巧了,陛下有旨,命咱家送去兵科,咱家正愁该去哪找人呢,就碰见您了,快,带着咱家去找叶大人吧。”

    “陛下可下了严令,黄昏之前,这旨意得送去保定伯府,时候不多了,可不敢再耽搁。”

    被成敬叫住的那个官员是兵科给事中刘纲。

    虽然在外头聊天的时候,大家已有议论,天子这个时候召集大臣进宫,多半是有什么紧急军务。

    但是面对成敬这样的大珰,刘纲还是有点紧张。

    要知道,六科的官员众多,每科有都给事中一人,左,右给事中各一人,普通给事中四到十人不等。

    加起来,一共得有四五十个,虽然说因为职责原因,和宫里接触的颇多,但大多时候,都是普通的内侍。

    这么直接跟成敬这个司礼监掌印太监说话,刘纲还是头一次,眨了眨眼睛,刘纲拱了拱手道。

    “敢问公公,陛下有何诏命,可否方便,先行告知本官?”

    六科的给事中,理论上来说,都有知道诏命内容的权力,尤其是牵涉的事情越大的时候,各科之间的界限越是模糊。

    刘纲虽然只是一个普通的给事中,但是成敬所说的叶大人,却不是一般人。

    他的全名叫叶盛,是兵科的都给事中,掌着兵科一应诏书的核发事务。

    成敬一张口就要找叶盛这个都给事中,看来真不是什么小事。

    瞥了一眼周围那帮御史好奇的目光,成敬略一思忖,倒也不隐瞒,直接道。

    “告诉刘大人也无妨,陛下召了几位老大人进宫,乃是商议苗地叛乱一事,如今已有定论,陛下有诏,命保定伯梁珤接替靖远伯王骥为征南总兵官,率京军两万增援苗地,负责平叛之事,三日之内启程。”

    原来是因为苗人的事

    一帮御史们松了口气,心里又有几分遗憾,本以为又出了什么大事,能够让他们发光发热。

    结果没想到,是这么件拖延了大半年的西南之事,白瞎了他们大除夕的跑到宫门外巴巴的等着。

    天子也是的,这大年节下的,怎么就突然想起这么桩事情了

    带着几分失望,周围的一干御史们散了不少,有好几个都转过身,打算打道回府。

    然而这个时候,却有人多嘴问了一句,道。

    “这么大的事情,想必少不了兵部,如此说来,方才于尚书匆匆而去,便是去京营调兵了吧?”

    于谦提督京营,这本是应有之意,但是接下来成敬的话,却让原本散去的御史们,一下子又围了回来。

    虽然没瞧清楚是谁问的,但是成敬在司礼监处理了这么久的政务,早就和天子的心意相通。

    从看到殿中那般局面的时候,成敬就知道,这件事情是瞒不住的,只怕,天子也没想要瞒着。

    所以,他也没什么可避讳的,摇了摇头,直接了当的道。

    “京营如今是石驸马代管着,至于于尚书,因为君前失仪,被陛下罚了禁足一月,兵部的事务也暂交给了侍郎俞纲大人接掌,刚刚俞阁老匆匆离去,就是去寻俞侍郎,陪他去于府交接兵部事务的。”

    说完之后,成敬也不理会他的这番话带来的巨大影响,催促着刘纲就去寻兵科的都给事中叶盛去了。

    然而在他离开之后,围着的那帮御史们,立刻就炸开了锅。

    那可是于谦!

    少保,兵部尚书,京营提督大臣!

    哪一个头衔拿出来,都是普通官员一生奋斗的目标。

    这样的重臣,竟然被禁足了足足一个月!

    要知道,对于衙门的正印官,普通的禁足要么三天,要么七天,一般不会超过十天。

    因为时间再长,就会影响衙门正常的政务运转。

    但是如今,六部之一的主官,居然被禁足了整整一个月?

    而且,天子明显是考虑到了政务的问题,甚至指明了代掌的官员。

    这说明什么?

    这说明于谦这次惹出来的事,让天子生气到了哪怕影响兵部的正常运转,也要给他足够的惩戒。

    可,到底是什么样的事情,让天子如此震怒?

    毕竟,于谦可不是普通的大臣,他对于天子可是有扶立之功的。

    虽然这件事情一直没有明确的定论,但是从于谦的少保加衔上就可窥见一斑,拥立之事属实。

    这样一个被天子倚为心腹的大臣,究竟犯了什么错,竟然闹到这等地步。

    一时之间,大臣们议论纷纷,有几个御史神色不定,转身便离开了东华门,不知到了何处去。

    其他的大臣也各自打着盘算,议论了一会便散去了。

    类似这样的事情,既然有诏命传出,那么商议的内容和大致的情形,肯定是瞒不住的。

    于谦被罚,那不用猜也知道,他是在御前惹了天子动怒。

    不过,鉴于参与的都是重臣,他们只要不往外透露,其中的细节,往往是很难流传出来的。

    但是这次不一样,消息不知道从何处流出,但是却传的飞快。

    黄昏时分,当诏书被送到保定伯府的时候。

    于谦在御前犯颜直谏,险些被天子用茶盏砸的头破血流的事情,便已经传遍了京城的大小府邸

    &amp;lt;div style=&amp;quot;text-align:center;&amp;quot;&amp;gt;

    &amp;lt;script&amp;gt;read_xia();&amp;lt;/script&amp;gt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