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
y3h9小说网 > 其他小说 > 皇兄何故造反? > 皇兄何故造反? 第102节
    “皇上所言甚是,也先狡诈不堪,用兵奇诡,其伤我军民,掳我君上,大明上下皆欲食其肉,寝其皮。”

    “然祖宗社稷在上,如今局势不利于我,固守方为上策。”

    言下之意,皇上您既然心里都明白,就别折腾了,一心一意的固守京师吧。

    说来说去,还是京师的问题。

    眼下首先要考虑的,是如何保住京师。

    对于大明来说,相对于主动出击,固守其实更加有利。

    也先大军入关,越是深入,对他就越不利。

    首先是地形的限制,从边境往里,越靠近京城,州县,城池,村落,街巷越多,也就越不利于骑兵的发挥。

    失去了强大的机动性,骑兵就废了一半。

    其次是后勤和战力的问题,也先越往里走,后勤路线就会越长,虽然可以依靠掳掠补充后勤。

    但是须知,各地亦有官军驻扎。

    也先一旦入关,四面八方都是敌人,或许主动出兵力有不逮,但是倚城固守,相互声援之下,也先势必不能像在边境一样来去如风。

    到时候瓦剌大军的脚步被死死拖住,反倒合了大明君臣的意。

    此战,也先要求快,速战速决,就必须依仗自己的后勤!

    越是深入关内,后勤转运的压力就越大,越需要准备充足。

    这恐怕也正是也先迟迟没有发兵的原因所在。

    除此之外,也先自关外长途奔袭,一路需要攻克多个关隘,等到他打到京师的时候,必然是人困马疲。

    反观京营这边,却是以逸待劳,磨刀霍霍已久,先天便占得了先机。

    所以于谦才会说,固守方是上策。

    面对着于谦期待的目光,朱祁钰却是没有给出他想要的回应,而是对着陈懋问道。

    “陈侯,依你之见,若要派军前往大同,何人可以领兵?”

    于谦的心沉到了谷底。

    他没想到,皇帝明明如此清楚主动出击的不利,还是坚持如此。

    叹了口气,于谦上前一步,正打算开口劝谏,却见天子抬手止住了他的话头。

    朱祁钰将目光抽离边防图,转身盯着于谦,道。

    “于卿放心,京师之重关系社稷,这一点朕自然知晓,所以,朕不会动京营,但是也先如此辱我大明,单纯固守,亦非朕所愿,望于卿能体朕心!”

    这话说的口气轻描淡写,但是实际上已经很重了。

    连“望于卿能体朕心”都说出来了,于谦再要强劝,就是不识抬举了。

    不过话说回来,于谦的确是以社稷为重,但可不是个愣头青!

    不出动京营,是他的底线。

    毕竟,只要有京营在,他就有信心,能够守住京师。

    在此基础之上,虽然于谦依旧对于天子所说的“大胜”,不抱什么希望。

    但是他明智的没有继续开口。

    在于谦看来,只要京师在,大明的根基就在,哪怕天子再从其他地方调兵,再闹出什么败仗来,也无非是多休养生息一段时日而已。

    当此局面之下,没有必要跟天子硬顶着。

    何况,于谦身为兵部尚书,就算天子真要做什么,也绕不过他,所以思忖了片刻,于谦还是拱了拱手,道。

    “臣,谨遵陛下圣谕。”

    上架感言

    千呼万唤始出来,不出意外的话,明天就正式上架了。

    上架之前,照起点的惯例,还是要唠叨几句。

    先上干货。

    一,关于上架,明天开通后台权限,上架当天爆更十章,分两次更新。

    中午十二点更新五章,下午六点更新五章。

    二,关于加更,很惭愧大家一直以来的喜爱,但是作者实在手残,所以一直不敢承诺。

    不过都上架了,再没个说法就说不过去了。

    大致说几个吧。

    以月度为计算,累计500张月票加更一章,月底清零。

    以月度为计算,累计打赏10000起点币加更一章,这个后台会有记录,月底清零。

    一次性打赏一个舵主,加更一章,一个盟主五章,一个白银盟二十章,一个黄金盟……不敢想。

    新书上架是最重要的一道坎,恳请大家,不管是起点本站一直支持的,还是在渠道看的,或是其他没版权网站看的,都能来赏个首订,拜谢各位。

    干货完了,

    …………

    关于这本书的创作,还是有些感慨,关于朱祁钰和朱祁镇这对兄弟,几年前写上一本书的时候,就有过构想,本来是想写朱祁镇,因为好写。

    写历史的都知道,越是生逢乱世,越有遗憾的历史人物,其实越适合当主角,尤其是皇帝。

    写建文,写崇祯的一大把,但是没几个写二凤和老朱的,因为后者本身就已经非常出色了,换个人上,也很难做出比他们更好的功业。

    景泰帝也差不多是这样,他在位期间,天下承平,休养生息,朝局稳定,从国家的角度,算不上中兴之主,但是也是合格的。

    但是最后还是决定去写他,可能写书的人,心里头多少都都有点拧巴,景泰帝和于谦,下场和他们做出的贡献相比,实在不配,所以想试一试,写一写。

    坦诚的说,这本书的写法,和起点现在流行的签到文,暴君流,科技流,都不太一样,所以一开始,不管是我自己,还是编辑对于这本书,其实都不是特别看好。

    不怕大家笑话,最开始我就想着能混个签约,拿几个月全勤。

    毕竟,市场是有风向的,起点现在的签约机制很完善,一般不错的书,一万字左右会来签约短信,但是这本书直到三万多字,也来了站短,这还是因为上了新书榜的缘故。

    来得早的书友可能知道,这本书的开头是改过的,加了崇祯自缢的那一段。

    发书的时候没有,是因为那一段会让节奏变得缓慢,很容易流失读者,怕签不了约,后来签约寄了合同,我又偷偷加了上去(编辑大大别打我……),因为觉得加上去交代的更完整。

    后来想想,这纯粹是作者自己的拧巴在作怪。

    签约之后,成绩不温不火的,一般被看好的书,五六万字就上推荐,这本书排到推荐的时候,都十一二万字了。

    这也是一直拖着没有上架的原因,上推之后,承蒙大家捧场,成绩在同期的书里还不错,一路推荐晋级,走到今天,免费期整整两个月,三十万字,终于要上架了。

    希望能有个好成绩,也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,没有大家,作者怕是坚持不到现在。

    最后再求一下首订,再次拜谢各位啦~

    第122章 孙镗

    摆平了于谦,朱祁钰将目光重新放到了陈懋的身上。

    陈老侯爷资历老,认识的人也多,在京的勋戚武将当中,谁能够担当大任,只怕没有人比他更清楚了。

    陈懋也并未犹豫,开口道。

    “皇上,臣以为中军都督佥事孙镗勇猛善战,屡有战功,可堪任事。”

    朱祁钰眸子沉了沉,没有说话。

    这个人他记得……

    南宫复辟,有他的份。

    孙镗的父亲,是济阳卫指挥同知,永乐二十年,孙镗袭职,受成国公朱勇举荐,领兵往处州平叛。

    此人虽然勇猛善战,但是性格跋扈偏执,唯我独尊。

    前世的时候,他在北京保卫战中有功,后受石亨举荐,曾被先后派往宣府,大同两个重镇镇守。

    在宣府时,和总兵官杨洪不合,被杨洪弹劾徇私舞弊。

    后来被调到大同,又不服郭登的管教,两人屡生冲突。

    最终被召回京,在京营任事。

    之后,他便跟着石亨参与了南宫复辟。

    叹了口气,朱祁钰有些头疼。

    勋戚一脉,果然是盘根错节,按下了一个石亨,陈懋又将人推举了上来。

    想了想,朱祁钰转向于谦,开口问道。

    “于卿,朕记得,你之前提过,辽东都指挥使范广精善骑射,骁勇多谋,可有此事?”

    于谦略有些诧异,天子先问的陈懋,明显是想要自五军都督府当中简拔。

    事实上,这段时间以来,于谦常和天子在一起讨论城防布置。

    已经隐隐有所感觉。

    天子在很多时候,都会有意无意的偏向勋戚几分。

    他对于此,并不感到奇怪。

    这段日子,勋戚一直势弱,备受文臣的打压,这本不是正常的现象。

    对于君上来说,文武平衡才是好事,所以在一定的范围内,天子对于勋戚有所回护,只要无伤大局,于谦都当没事发生。

    他本以为这次也是如此,这次土木之役,勋戚固然损失惨重,但是要说领兵的武将,还是能找出来不少的。

    毕竟除了那些公侯伯之类的高级勋戚,五军都督府当中,还有不少可堪一用的中低阶勋戚。

    比如刚刚陈懋所说的孙镗,就是其中之一。

    不过如今看天子的意思,是对孙镗这个人选不满意?

    &amp;lt;div style=&amp;quot;text-align:center;&amp;quot;&amp;gt;

    &amp;lt;script&amp;gt;read_xia();&amp;lt;/script&amp;gt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