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
y3h9小说网 > 穿越小说 > 唐末大军阀 > 1084 将军中的常青树,又赚到宝了
    “宋齐丘至契丹复归返程,而为我朝拿获,与陆路相较,走海路归期不定。所以吴国徐温、徐知诰那边,想必还不知我朝已识穿他意欲勾结契丹的阴谋,而且又有确凿的证据,有了兴师问罪的名义,纵然悍然出兵征讨,也是名正言顺......”

    听张骁兴匆匆的问罢,李天衢旋即又长声念道:

    “不过我朝是师出无名也好,名正言顺也罢,楚、越等国与吴国唇亡齿寒,也决计不会坐视我朝的势力延伸至江南地域。所以即便先前名义上臣服于我朝,如今恐怕也将出兵支持吴国。

    虽说如此一来,我朝这也有了对楚国用兵的名义,但同时与多国交战,这段时日也须好生筹谋部署才是......”

    张骁领命退下之后,李天衢吩咐下去,又宣召一人入宫觐见,然而那个人,本来却并效忠于魏帝的军将。甚至先前的态度,还一直对魏朝抱有敌意。

    毕竟杨师厚本来效力于朱氏梁国,与魏朝数度交锋,还占尽了便宜...而后为势所迫,投入巴蜀,又转战于滇地。杨师厚却感到自己时日无多,为了自己子嗣的后路着想,遂与魏帝李天衢达成了协议:

    你如果既往不咎,而让我的后世子孙在中原得享富贵安乐,那么趁着我尚还能震慑得住滇地诸族各部,会协助魏朝设立云南宣慰使司,并逐步交出南中军的兵权...而待我死后,云南这块地盘,也就全都是你魏朝的。

    而奉杨师厚旨意,护送其子嗣家小的南中军牙将刘词,也顺利的抵至汴京。不必动用武力强行征服,免得枉造杀业,而让云南地界的汉儿乃至各个族裔惨受兵灾之苦...李天衢当然会履行承诺。

    只不过杨师厚虎父犬子,他那儿子杨尧完全被自己老子的名声所掩盖住,名将子嗣,却也在史载中没有任何做为。李天衢心说我便封他一个子子孙孙能受福荫的爵禄闲职,得以安享富贵,其实就相当于朝廷拨款养一家子闲人罢了...可是当得知护送杨师厚子嗣至汴京的南中军牙将名为刘词,李天衢的第一个念头便是:

    赚大发了,我又捡到了宝。

    按李天衢想来,杨师厚固然知道刘词这个部下能打,可是就连他,现在估计也不会知道刘词以后到底能取得多大的成就。

    刘词其人,现在还没到显山露水,在这般世代杀得个威名远播的时候,可是李天衢却知道他非但在杨师厚帐下效力时,便以勇悍而闻名于军中。而且他对于从军征战也有种强烈的使命感,就算闲暇时,也常常被甲枕戈入睡,旁人问其缘故,他便回复称我以此取富贵,岂可一日辄忘之?且人情易习,若一堕其筋力,有事何以报国!”...受这等动力驱使,刘词做立下卓越的战绩履历,甚至历经梁、唐、晋、汉、周五代。

    而北宋年间成书的《十七史百将传》,记录自西周齐太公姜子牙伊始,截止到五代十国时期的一百位名将传记,刘词也正与与智将刘鄩位列其中。

    虽说葛从周、符存审、李神福、周德威...乃至他的老上级杨师厚这些实打实的五代顶级名将都没有被收录,也使得那几卷名将传记看起来似乎有失偏颇。但是与那些将才相较,刘词胜在经久不衰,若论厮杀征战,他保证战绩的续航能力甚至长达几十年......

    诸如李神福早亡,杨师厚、葛从周于后梁时期相继逝世,符存审也于后唐年间抱憾身故...可刘词于后梁能在当时论战力,天下屈指可数的银枪效节军中能打出名号,后唐时虽因得罪权臣,所以被贬为小校屈居下僚十余年...可于后晋时期却突然爆发,大败南唐,连番讨伐叛逆,军阶官职开始蹭蹭见长。再到后汉时节又接连重挫杜重威、李守贞等举兵背反的乱臣,甚至一直熬至后周世宗柴荣继位,还挥军大败北汉军,接连临阵斩杀敌国重臣宿将。

    所以说刘词从五代第一朝,一直打到了最后一朝。如果按运动选手比较,他就算不是数一数二的顶流巨星,但是能保持长期稳定的状态,可能与其同时代的同道都退役两三批了,可他仍还在坚持打,尚且还能交出相当可观的数据......

    就算高行周、符彦卿、安审琦这一代名将同样历经几朝,可实际到了后周时节,基本上就已经被郭威、柴荣父子供为前朝宿老,也很少再亲自领兵打仗...但是当时已是六十四岁高龄,距离自己逝世前一年的刘词尚还要领军出战,心急火燎的驰援后周世宗,亲自抄家伙驰杀到阵中砍冲溃敌军,而得柴荣嘉赏...也足以见得这刘词能保持征战的状态,也当真是长久得让人敬佩了。

    更何况刘词虽为武将,他不但为政宽容,懂得抚民之道,而且知人善任更是堪称一绝...诸如宋初宰相赵普、以及宋朝开国功臣楚昭辅、王仁赡等人,都是由刘词征辟为幕僚。也是在他临终之际,便将这些属下推荐于朝廷,而后才由赵匡胤捡了现成的便宜,上书奏请,将这一干智谋勇烈之士都纳入他的麾下......

    也当得上一代名将的赞誉,而且比起葛从周等帅才,刘词更当得起将军中常青树的称谓,又懂得治政安民,而且发掘后起之秀的眼光独到...所以李天衢心想这刘词能为我朝所用,这不正是捡了天大的便宜?

    趁着今番筹谋部署,准备对楚、吴用兵,李天衢当然有意让刘词这个新近归附的将才,能够谋得崭露头角的机会,也免得他如史载轨迹那般,五代其它几朝屡番征战,偏偏就只在后唐时节只因忤于权臣,便被贬为州府小校长达十余年。

    都说要成名须趁早,李天衢心想刘词既然得以重返中原,建功立业的机会,我也会立刻给你。就按你的为人秉性,生平本事终于能派上大用场,想必也会死心塌地的为我朝效忠吧......

    然而但刘词被召见至内朝偏殿觐见,李天衢眼见这员投至汴京不久,的原杨师厚麾下牙将虽然态度恭敬,可举手投足间,不但仍透着几分局促,表情也甚不自然。也全然不似其他魏朝宿将那边,他与李天衢相处得显得有些生分.....

    魏朝帝君召见,当然必须要来,而刘词还要好脸相迎,可彼此寒暄几句过后,李天衢也注意到,瞧他那副模样,也明显是在硬着头皮尬聊。

    李天衢大概也能体谅刘词的心思,他的旧主杨师厚,是出于自身处境的考量,所以与魏朝达成了协议。可是刘词自打入伍伊始,便一直在杨师厚军中效力,所以与魏朝向来处于敌对的关系,如今突然立场变了,他一时间心态也难免转换不过来......

    若要这刘词诚心效忠,有些看来也必须要敞开了说才是...李天衢心中念罢,便凝视向虽得赐座,可也只是半个屁股挨在椅子上,而显得十分不自在的刘词,忽的又道:

    “你投军入伍,而随着杨师厚杨节帅转战天下,在他身边历练,也必然是受益匪浅呐...朕也不得不承认,杨节帅无愧为屈指可数的当世名将,毕竟王重师、霍存...等朕的心腹将才,也都是为他杀败而身故......”